追蹤多家數字貨幣交易所價格和市值的Coinmarketcap網站顯示,比特幣交易價已經從年初下跌超過50%,無數人陷入困獸之斗。
不過,在各界質疑唱衰不絕的市場中,依然有人一直在為數字貨幣的理性發展奔走忙碌。
45區(ID:block-45)在這個節點獲得獨家消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在積極推動為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制定國際貨幣代碼。
這對比特幣是否會被主流市場承認、重構世界交易流通市場中的地位至關重要。
重磅
叮叮當當的電車沿著街道安靜行駛,行人寥寥,一棟看起來和蘇黎世其它跨國企業、國際組織的辦公樓沒什么差別的地方,正是瑞士SIX銀行同業結算公司所在地,不起眼的建筑物內部,有一小部分專業人士在維護著世界貨幣代碼清單。
這是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它是一個國際標準制定機構,由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的標準組織組成。
其中,管理和討論貨幣代碼是由ISO4217這個非政府組織發布,這個組織不受任何國家的影響。
他們主要的工作是為任何新國家或地區核準其貨幣的三位字母貨幣代碼。有時他們也為不屬于特定國家的貨幣單位提供代碼,目前在列表中,只有四個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機構支持的貨幣單位,分別是金(XAU)、白銀(XAG)、鉑(XPT)、鈀(XPD),比特幣或許能成為第五個。
三位字母組成的代碼中,前兩位是由ISO3166-1規定的國家地區代碼,第三位是貨幣名的首字母。比如,人民幣的貨幣代碼CNY由代表中國的代碼“CN”和人民幣元(Yuan)的首字母Y組成;美元的USD由美國的簡稱“US”和Dollar中的“D”組成。
全球的大小外匯交易兌換商們都是依靠在ISO4217代碼的基礎上進行交易。
據45區(ID:block-45)得到的可靠消息,現在ISO4217正在積極推進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加入國際標準制定代碼。
原因很簡單,從來沒有一種非國家的數字貨幣到達過像現在比特幣市場的廣度和深度。
不過,比特幣官方代碼為“BTC”和以太坊的“ETH”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BT和ET已經是不丹和埃塞俄比亞的簡稱。
除此之外,ISO內部還成立了ISO307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的技術委員會,于去年展開工作,中國也以參與國的身份參加。
Standards Australia行政長官Adrian O’Connell表示,雖然有很多團體正在研究區塊鏈項目,但是卻沒有人在努力設定區塊鏈所需要的技術標準和互操作向標準,這正是ISO存在的意義。
現在,問題來了:加密貨幣加入ISO4217這件事真的很重要嗎?意義
45區(ID:block-45)了解到,當一個新的貨幣代碼被獨立且非政治的ISO采用,它會立即進入Visa、MasterCard、PayPal、SWIFT等依賴網絡結算公司的數據庫表中。
所以,當一家公司選擇了比特幣業務,就可以直接使用比特幣作為結算和交收單位。貨幣的普遍定義是大眾接受的交易媒介,而當比特幣成為交易和流動的基準時,就能將它理解成為貨幣。
不過,這與國家認定的法定貨幣是不同的,法幣是由國家法律的形式來確定的。
通過ISO認證的結算單位,可以讓更多商戶在以后的交易中始終持有一定比例的比特幣,而不是立即轉換為其它法幣,這讓比特幣獲得了基本的風險管理和對沖策略。
大多數的對沖策略一定會提到減少不穩定的波動,一個強有力的現貨市場具有足夠的深度和流動性,往往取決于是否有足夠的期貨合約和金融衍生品工具。
期貨合約和金融衍生品具有流動性高和交易成本低的特點,這給參與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提供了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而比特幣成為現貨市場和強大的衍生品市場中可交易的工具時,就會使得價格減少劇烈波動。
同時,增強的交易流動性可能會讓更多的商戶持有比特幣,從而反過來促使更多消費者和商戶使用比特幣。
現在的數字貨幣市場過分依靠純粹的對手交易和充滿風險的持倉,很難出現一個足夠健壯且被大眾廣泛接受的市場。
放在一個更宏觀的維度來看,比特幣獲得國際認證還是貨幣史上第一次出現,由市場推動進入國際標準體系的貨幣。
過去的貨幣管理都是由主權國家發布唯一的法幣,然后被ISO認證。
而比特幣給出了新的可能性,作為一個貨幣單位,比特幣為那些希望用它來進行交易或定價的機構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當SWIFT、VISA、萬事達卡這些覆蓋全球的銀行支付網絡組織都開始請求以比特幣結算某些交易,支付網絡將查找相應貨幣代碼的ISO,而ISO就得做出反應,將新貨幣代碼的需求提上日程。
這樣反向的市場推動需求在貨幣代碼制定史上還是第一次。
事實上,比特幣和加密貨幣議題一直是這幾年年度SWIFT大會中的重要話題。
SWIFT首席執行官Gottfried Leibbrandt曾表示:“我不明白為什么我們在Swift無法發送比特幣作為貨幣的交易?!?/p>
目前,各國對于比特幣貨幣屬性的認定莫衷一是。中國將比特幣視作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德國、加拿大政府則在2013年就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并且納入國家監管;日本定義比特幣為資產,美國德克薩斯一個法院把比特幣裁定為“貨幣或者是某種形式的貨幣”。
這個裁決是非常有趣的,因為它強調的是比特幣就像黃金和白銀,同樣是一種商品貨幣?!吧唐坟泿拧边@種分類,和當前ISO的看法如出一轍。
其實,早在2013年,由比特幣基金會內的標準工作組就已經開始推進ISO的代碼認定,當時的命名為‘XBT’。XBT被選中是因為前綴‘X’表示非國家聯盟或貨幣金屬。往事
海外媒體爭相報道,而最終此事不了了之。
45區(ID:block-45)注意到,這個代碼在去年年末又重新出現。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于12月1日結束審查,允許比特幣期貨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交易,12月5日Cboe官網發出公告,該交易所的比特幣期貨(代碼“XBT”)于12月10日正式掛牌交易。
至于為什么2013年ISO沒能確定XBT? 45區(ID:block-45)了解到有這樣幾種可能性:其一,比特幣的屬性現在還存在巨大的爭議。貨幣最寶貴的屬性,是價值穩定。
現實中的金融系統,主要是通過以各國央行為主體來制定貨幣政策,但大部分貨幣政策萬變不離其宗,都是通過調節貨幣供給來穩定貨幣價值。
而比特幣的數量和發行方式完全定死,而社會財富總量是會增加的,如果財富增加而貨幣不增量,唯一的結果就是市面上貨幣短缺、物價飛漲,然后人人持幣不購等待升值。
第二,在今年3月19日至20日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加密數字貨幣也成為一大焦點。據彭博社消息,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加密貨幣缺少主權貨幣的特質。沒有國家信用支持,主流機構還是抱以猶疑的態度。
此外,清算速度太慢、手續費高等比特幣自身攜帶的問題尚未被解決,也在當時被認為是一根雞肋。
然而,這一次,交易市場的火爆似乎在替ISO下一個決心。